卵巢腫瘤
概述
卵巢腫瘤是指發生于卵巢上的腫瘤。它是女性生殖器常見腫瘤之一。卵巢惡性腫瘤還是婦科惡性腫瘤中死亡率最高的腫瘤。雖然近年來無論在卵巢惡性腫瘤的基礎研究還是臨床診治方面均取得很大的進展,但遺憾的是其5年生存率仍提高不明顯,徘徊在30%。
卵巢腫脹、增大和新生物的總稱,從幼兒到老年都可發生。卵巢腫瘤種類最多,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兩類。生理性包括卵泡囊腫和黃體囊腫。病理性又分新生物和非新生物腫瘤。非新生物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多囊卵巢等,新生物又分良性與惡性,有些還介于良、惡性之間。習慣上卵巢腫瘤即指新生物。
癥狀
中等大以下的腹內包塊,如無并發癥或惡變,其最大特點為可動性,往往能自盆腔推移至腹腔。惡性或炎癥情況,腫物活動受限,有壓痛,甚至出現腹膜刺激癥狀、腹水等。
危害
中等大以下的腹內包塊,如無并發癥或惡變,其最大特點為可動性,往往能自盆腔推移至腹腔。惡性或炎癥情況,腫物活動受限,有壓痛,甚至出現腹膜刺激癥狀、腹水等。
檢查
彩色多普勒超聲、MRI、CT、血清腫瘤標記物等,以及個別特殊情況下應用腹腔穿刺、腹腔鏡檢查、剖腹探查等。
1.超聲檢查
超聲是檢查卵巢囊腫最簡便的檢查方法。超聲檢查可以顯示患側卵巢腫大,有觸痛。
2.腹腔鏡檢查
可直接看到腫物的大體情況,可觀察整個盆腹腔,在可疑部位進行多點活檢并吸收腹液進行細胞學檢查可確定診斷及術后監護。但對巨大腫塊或粘連性腫塊患者禁忌施行,也無法觀察到腹膜后淋巴結。
3.放射學診斷
MRI、CT等對腫瘤肝、肺及腹膜后淋巴結等轉移診斷有幫助。腹平片有助于腸梗阻的診斷。
4.其他
若囊腫為惡性的卵巢腫瘤,和其他腫瘤一樣,能制造和釋放抗原,激素及酶等多種產物,這些物質在患者血清中可通過免疫學,生化等方法測出,稱為腫瘤標志物,提示體內存在某種腫瘤。
?。?)抗原標志物CA125是卵巢腫物較敏感的腫瘤標記物。AFP是內胚竇瘤的最好腫瘤標志。未成熟畸胎瘤AFP值也可升高,AFP的升高常先于臨床體征,它在診斷和監護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激素標志物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亞單位(β-hCG)是妊娠滋養細胞疾病特異性很高的標志物,卵巢絨癌患者血清濃度也往往升高。顆粒細胞瘤及卵泡膜細胞瘤患者雌激素水平上升。30%的睪丸母細胞瘤患者尿17-酮類固醇的排出量增高。
?。?)酶的標志物/乳酸脫氫酶(LDH)在卵巢惡性腫瘤患者的排出量增高。
診斷
卵巢囊腫的診斷往往因腫瘤的大小、性狀不同而有難易之別,詳細詢問病史時不僅注意生殖器官,并需注意全身情況與其他重要器官的有關病史;結合臨床表現與體檢,除注意腫瘤本身的特征外,尚應了解全身情況,故不僅婦科檢查,而全身檢查,特別是腹部檢查亦極重要。必要時借助其他輔助診斷方法,再結合病史經過全面分析后,方能得到正確的診斷。
卵巢囊腫患者可能有腹部包塊史,通過腹部觸診及雙合診,一般能查清子宮及腫塊的邊界及活動度。
預防
"卵巢囊腫沒有明確有效的預防措施,但是女性可以從自身健康的角度關注以下幾點:
定期做檢查,尤其是育齡的女性,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的目的,避免出現更嚴重的并發癥;
注意經期衛生,女性朋友避免經期和產褥期同房,這樣能有效避免婦科疾病,從而預防卵巢囊腫的發生;
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均衡、作息規律、放松心情,能都提高自身免疫力,從側面避免婦科疾病以及卵巢囊腫的發生。"
病因
1.遺傳因素
據統計,20%~25%的卵巢腫瘤患者有家族史。
2.內分泌因素
卵巢是排卵、分泌性腺激素的重要器官,卵巢腫瘤多發生于生育年齡。臨床上很多卵巢囊腫患者和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的基本病理生理改變是卵巢產生過多雄激素,而雄激素的過量產生是由于體內多種內分泌系統功能異常協同作用的結果。
3.生活方式因素
長期的飲食結構、生活習慣不好、心理壓力過大,可以出現生理性卵巢囊腫和卵巢真性腫物。
4.環境因素
食物的污染,如蔬菜等使用的植物生長激素,如家畜家禽等配方飼養中瘦肉精類的激素成分。近年來我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飲食習慣的變化,及一部分中青年女性濫用諸如豐乳、減肥、及減緩衰老等的激素類藥物及滋補品,使卵巢腫瘤呈高發性、年輕化趨勢也有可能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