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
概述
宮頸糜爛是指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糜爛。當宮頸外口表皮的脫落被宮頸口另外一種上皮組織所代替,由于遇到覆蓋面的新生上皮菲薄,甚至可以看到下方的血管和紅色的組織,看上去就像糜爛,屬宮頸生理變化之一,不是病理改變。
“宮頸糜爛”這個錯誤命名已在2008年醫學婦產科教材中被“取消”,以“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生理現象取代。生理性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多見于青春期、生育年齡婦女雌激素分泌旺盛者、口服避孕藥或妊娠期,由于雌激素的作用,鱗柱交界部外移,宮頸局部呈糜爛樣改變外觀。
很多人聽到自己有宮頸糜爛的時候非常害怕,想要快點治療好這個疾病,那么這個時候女性需要對于宮頸糜爛有全新的認識,這樣才可以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能夠發現自己的問題,找到更好的治療辦法。宮頸糜爛是女性的正常生理現象,尤其在早期宮頸糜爛根本就不算是疾病,但是如今由于人們的生活作息越來越不規律,才會導致這樣的疾病,產生病理上的改變。
癥狀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屬正常生理現象,沒有什么特殊的臨床表現。有些人可能會有接觸性出血的表現,但只是宮頸的個體差異,就象有些人嚼點硬東西,牙齒或者口腔就會出點血。如果有白帶增多、發黃,有異味時,則是宮頸炎癥的表現。宮頸那囊和肥大,也是宮頸慢性炎癥的結果
危害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屬正常生理現象,沒有什么特殊的臨床表現。有些人可能會有接觸性出血的表現,但只是宮頸的個體差異,就象有些人嚼點硬東西,牙齒或者口腔就會出點血。如果有白帶增多、發黃,有異味時,則是宮頸炎癥的表現。宮頸那囊和肥大,也是宮頸慢性炎癥的結果
檢查
第一步要做婦科常規白帶化驗檢查宮頸糜爛,宮頸糜爛常伴有陰道炎,要先確診是什么病原體感染,主要有滴蟲、霉菌、細菌等病原體。
第二步要做陰道鏡檢查檢查宮頸糜爛:在碘、醋的用藥下觀察宮頸上皮的變化。一二兩步檢查是要醫生配合檢查的,醫生一般會去觸膜子宮和宮頸的變化,這個跟醫生的經驗有關系的。如果宮頸糜爛比較嚴重,醫生會再次做TCT檢查。
第三步TCT檢查檢查宮頸糜爛,這個主要是排除宮頸糜爛癌變的檢查,從細胞水平上分析分泌物宮頸的情況,并看是否有可疑惡性病變。結果有可疑的話,醫生會進入第四步化驗檢查。
第四步檢查宮頸糜爛:要取活組織做病理檢查,診斷癌變程度。
預防
宮頸的定期檢查很有必要,不是為了預防宮頸糜爛,而是為了預防宮頸癌。宮頸癌的發生與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的感染有關,有些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在宮頸鱗柱交界區持續感染時,容易發生癌前病變和宮頸癌。
宮頸癌自從有了宮頸刮片以后,死亡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關鍵就是提前預防和治療。目前推薦21歲以后的女性應該每年進行一次宮頸刮片檢查,30歲以后,可以聯合作HPV檢查,如果連續3次HPV和宮頸刮片檢查都陰性,可以間隔時間延長到3年檢查一次,65歲以后可以停止篩查
病因
宮頸糜爛是育齡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引起宮頸糜爛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1、性生活過程中不注意衛生,例如,部分包皮過長的男性在性生活之前沒有注意清潔好包皮下的污垢,而性行為過程中又沒有做足安全措施,例如帶上安全套,陰莖直接進入女性陰道,就會把病菌帶入陰道,引發宮頸糜爛。
2、部分女性特別注意陰道的清潔衛生,而市面上的陰道消毒液也非常多,這些女性過多地使用這些陰道消毒液,會破壞陰道內的酸堿平衡,破壞陰道的自凈能力,反而使細菌容易感染陰道,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引發宮頸糜爛。
3、現代人性觀念和婚育觀念比較前衛,部分女性也與男性一樣,追求自由的性生活,性伴侶過多、性生活過于混亂的女性也容易發生宮頸糜爛。
4、部分女性不懂得好好保護自己,多次人工流產,使得宮頸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宮頸對病菌的抵抗力下降,給了病菌可乘之機,也容易引發宮頸糜爛。
5、月經持續過長也可能成為宮頸糜爛的病因,我們都知道,月經來潮期間陰部一直處于潮濕的環境,如果女性沒有及時更換衛生棉,衛生棉內的分泌物和潮濕的環境就容易成為細菌的溫床,長此以往,就會增加宮頸糜爛的患病幾率。